黨風帶民風 大江鎮開展“雙積分”助力基層治理
為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黨風帶民風,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大江鎮以激發基層社會治理活力為抓手,創新黨員群眾“積分制”管理,通過黨員積分“示范”和垃圾積分“創優”,開展“雙積分”創建活動,解鎖基層治理精細化、科學化和規范化管理模式,讓小積分凝聚黨群干事大合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四個注重”認真抓好黨員量化積分
大江鎮堅持從“小”處著眼,厘清黨員積分管理制度建設的關鍵節點,聚焦黨員先行正民風。
注重分類指導,提升黨員管理“針對性”。制定大江鎮黨員積分制管理實施方案”,將黨員劃分為村(社區)、機關事業單位和流動黨員3個領域,根據黨員年齡、工作職務、崗位特點等實際情況,將本地356名農村黨員和80余名在職黨員納入管理,分領域分類細化推進黨員積分制。
注重量化考核,突顯黨員管理“精準性”。明確積分項目和分值標準,積分項目內容涵蓋黨員政治學習、組織生活、典型培樹、責任落實等13個模塊20大項。以月匯總、季通報、年評定,設定正向激勵、負向約束兩張“清單”,建立起基礎積分、正向積分、反向扣分、一票否優四位一體評分體系,作為黨員評星定級和約束黨員行為、規范組織生活的重要依據。
注重動態管理,務求黨員管理“準確性”。指導各基層黨組織成立積分管理考核小組,劃小治理單元,全鎮46個微網格全部成立黨支部,根據黨員申報、組織掌握、群眾反映情況,由黨員網格員收集記錄積分信息,支部每月集中匯總,研究提出賦分意見。
注重結果運用,體現黨員管理“實效性”。積分情況動態上“墻”公示,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對于后進黨員進行誡勉談話,督促其改正,同時強化正向激勵手段,在全鎮同步設置5個積分超市,開展黨員積分兌換活動10余次,強化“兩個作用”助力基層治理。
“三個措施”高效推進垃圾積分兌換
大江鎮積極借鑒“黨員積分制”經驗,從“細”處布局,推行垃圾積分易民風,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
突出內外兼修,建好積分超市。把積分超市建設作為推行黨員群眾“雙積分”的落地工程來抓,堅持集約高效、便民利民原則,在全鎮5個黨群服務中心內建成黨群積分超市,通過“實物 服務”配備積分兌換商品,黨員群眾既可兌換米面油等生活必備用品,也可兌換周末興趣班、日間照料等服務項目。
聚焦垃圾分類難點,健全積分規則。依據黨員和群眾的不同特點,分類制定垃圾積分細則。其中黨員積分包括按時參與人居環境整治活動、宣傳垃圾分類、參加文明勸導等5個積分項,群眾通過“家庭積分管理”,對全鎮2836戶家庭落實戶主責任制,通過加、減分的方式,對垃圾分類投放、收運、處置情況進行積分考核。通過積分兌換商品、評選垃圾分類星級戶,提高村民對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開展積分兌換,治理活力提優。建立積分兌換常態化制度化機制,以村(社區)為單位,由村(社區)黨支部統一為群眾印發積分“存折”,作為積分登記載體和兌換憑證,群眾可持存折每月兌換一次,也可累計積分“零存整取”。同時把積分結果作為農村文明戶評選、先進模范選樹以及發展黨員的重要參考依據,進一步破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堵點”,黨群合力共建美麗大江。
“兩個顯著”示范引領基層治理“升級”
大江鎮通過探索推行“雙積分”制,“積”發農村黨員新活力,厚積鄉村振興正能量,通過積分“兌兌碰”,實現基層治理“節節高”。“兩個作用”發揮顯著。
以“黨建 微網格 積分制”,促進全鎮436個黨員主動“入網入格”,“三會一課”參與率較往年提升12%,志愿服務活動參與率提升20%。過去一年,全鎮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14場,聯系服務群眾2000多人次,調處糾紛32宗,成功調處32件,凸顯了一批在疫情防控、垃圾分類和美麗圩鎮創建中工作積極、表現優秀、成績突出的優秀黨員。
“美麗鎮村創建”效果顯著。通過積分管理打造文明圩鎮,鎮村黨建陣地建設擴容提質,建成大江黨建公園、黨員服務崗、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全面構建圩鎮15分鐘黨群服務圈。投入約100萬元建成了新興縣第一鄉政權遺址公園,以點帶面串聯合河水庫示范教育基地與合水黨史紀念室等紅色陣地串珠成鏈。大江鎮大塘村率先在全鎮活用積分制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當前正通過“黨建 美麗鄉村”的模式,激發群眾積極參與美麗宜居村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活力。
【撰文】梁曉珺 陸茹詩
【來源】南方日報新興視窗編輯部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