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機關黨建協作機制助力深化粵桂合作(廣西桂港粵合作交流促進會)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記者 王艷群)近年來,全區各機關單位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和行業特點優勢,找準機關黨建服務全面深化粵桂合作和鄉村振興的發力點和突破口,依托粵桂機關黨建協作機制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當好全面深化粵桂合作和助力鄉村振興的推動者和實施者,突出機關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增強黨組織在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全面深化粵桂合作和鄉村振興工作邁上新臺階。12月8日,自治區黨委區直機關工委與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在南寧聯合召開全區機關黨建服務全面深化粵桂合作暨助力鄉村振興行動經驗交流會。會上,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自治區投資促進局等9個單位分別做了經驗交流發言。
創新成立“粵桂高質量職教就業聯盟”,首批成員單位已發展到21家,共籌集資金1895萬元,免費培訓1277人。推動兩省區協作共建“一縣一企”農村勞動力穩崗就業基地,幫助全區73.2萬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其中脫貧勞動力達到25.68萬人。強化示范引領,重點打造“五個一批”鄉村振興示范典型63個。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成效明顯,亮點突出。
積極在資金、人才、項目、政策等方面向重點縣和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傾斜更多幫扶資源,共投入廣東財政援助資金13.97億元,實施幫扶項目237個。累計建成196個供粵供深農產品基地,131個農產品獲得“圳品”認證,協調廣東采購、幫助銷售廣西農畜產品和特色手工藝產品超220億元。
產業聯動發展不斷加強。一是依托開放合作平臺加強產業對接。我區以園區為依托加強與廣東產業對接,推進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建設。梧州用好支持政策共建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賀州著力打造廣西東融先行示范區,各市紛紛發揮優勢,加強與廣東共建產業園區。二是“灣企入桂”成效突出。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廣西“灣企入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767.9億元,新簽約項目總投資4087.6億元。三是西江沿岸生態農業產業帶加快建設。廣西累計建成一批自治區級、縣級生態農業核心示范基地。今年1—10月,新建成供深基地52個、“圳品”認證33個。
促進粵桂協作地區可持續發展。成立粵桂產業協作促進會,圍繞全產業鏈引導更多廣東農業龍頭企業到廣西協作地區落地投產。成功舉辦粵企入桂“雙百”行動啟動儀式暨廣西現代農業產業鏈招商洽談會,共簽約項目147個、總金額260億元,其中粵桂協作招商簽約項目92個、總金額180億元。
推動33個協作縣加快“一縣一園”建設,目前已有馬山種業、資源生物醫藥、龍州甘牛等13個產業特色鮮明、經濟效益顯著、輻射帶動有力、聯農帶農益農效果明顯的產業園被評為2022年粵桂協作鄉村振興現代農業產業園。2022年,新增引導落地投產企業333個、實際到位投資174.72億元,共建產業園區111個、引導入駐園區企業230個,援建就業幫扶車間419個,共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5.71萬人,其中脫貧勞動力1.66萬人。
協調廣東保持資金投入力度,加強粵桂資金項目管理,研究制定粵桂東西部協作項目資產管理細則,累計獲得廣東省財政援助資金17.59億元,實施幫扶項目371個,動員社會力量投入幫扶款物2.2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