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懷來:強化基層黨建 為“村中城”治理筑牢根基(黨建引領村級基層治理)
來源:【中國農網】
最近幾年,河北張家口市懷來縣立足“緊鄰首都”的區位優勢,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吸引一批在京企業到懷來“安營扎寨”。隨著各類人才源源不斷涌入,當地新建住宅、人才公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不僅為縣域經濟帶來活力,也為“村中城”治理這一新課題帶來了有益探索。
日前,懷來縣小南辛堡鎮上谷海棠社區鴻坤小區的居民“迎來喜事”,該小區接駁東花園高鐵站的公交通勤車正式通車了。這座位于官廳湖畔的休閑度假小區的300余戶居民多來自北京,通勤車開通后,將有效解決他們回家“最后一公里”難題。
小南辛堡鎮黨委組織委員趙穎告訴記者,這是懷來縣開展“百姓說事、干部解題”工作取得的成果之一。為更好滿足居民各項生活需求,該鎮在鴻坤小區專門設立了“百姓說事點”,由社區工作者、物業公司和業主黨員代表共同成立了“小區黨支部”,構建起“社區黨組織—網格(小區、片區)黨組織—樓棟黨小組”三級組織體系,小區黨支部書記、樓長、物業服務人員、社區志愿者、鄉鎮包聯干部5支“說事解題”隊伍也同時組建起來。
“通過黨建引領,整合多方社會資源,一些困擾居民生活的難題得到妥善解決”,趙穎說。
與此同時,小南辛堡鎮黨委還與小區物業開發的“鴻坤薈”APP密切結合,形成“6分鐘內接單、5分鐘內人員到場”的服務模式。對于小區內無法協調解決的事,由管理員上報至懷來縣基層社會治理信息化指揮平臺協助處理。目前,鴻坤小區通過內外“雙循環”的解題模式,實現了“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鄉鎮、難事聯動解決”的解題效果,小區居民的滿意度不斷攀升。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趙琦表示,懷來作為張家口對接北京“橋頭堡”的定位,應壓實鄉鎮黨委主體責任,把黨建引領與社會治理相關工作密切結合起來,既要在工作上做精、做實、做細,又要加強對特色亮點的總結宣傳力度。
在不久前的“七一建黨節”到來之際,懷來縣官廳鎮組織轄區內部分社區舉辦“慶七一·喜迎二十大”系列文化活動,廣大居民通過重溫入黨誓詞、組織文藝匯演等形式,強化基層黨建引領,為進一步優化推進“村中城”治理營造氛圍。
官廳鎮湖畔社區的拉斐水岸小區尤其熱鬧,在臨時搭建的舞臺上,不僅有10余名白發蒼蒼的老黨員代表重溫入黨誓詞,小區居民還在社區黨支部的組織下,自編自導自演了一系列文藝節目,包括“我的祖國”“最美的歌兒獻給黨”等歌曲聯唱,舞蹈、揚琴獨奏、太極表演等“才藝表演”,以“手語表演”為主題的更將整場晚會推向高潮。
據了解,拉斐水岸建成十幾年來,其居民多為“潮汐式”“候鳥式”居住的北京業主,導致該小區一直缺乏組織氛圍、物業管理滯后。雖然在縣委政府的支持推動下,官廳鎮在2021年專門設立了“湖畔社區黨支部”,但仍存在組織架構不完善、黨員活動欠缺等問題,小區居民對加強黨建引領、強化基層治理的訴求強烈。
“疫情發生前該小區一直由懷來縣住建局管轄,在疫情防控時期由鄉鎮政府實行屬地管理。鄉鎮政府對鄉村治理很有經驗,但我們這樣的‘村中城’怎么管,大家還需要不斷地去摸索”。拉斐水岸一位業主表示。
“我今年80歲,入黨已經34年了,能夠在這個新入住的小區重溫入黨誓詞,感覺特別有意義,國旗、黨旗成了小區的主旋律,環境衛生得到明顯改善,黨組織的關懷真是無處不在”!已是滿頭銀發的小區業主邵有根同志掩飾不住興奮。
如今,“紅色基因”已融入到懷來縣社區治理和居民服務的方方面面,業主們為收養孤兒的物業員工捐款、物業無償援助汽車拋錨的業主,居民們共同為流浪貓狗設置收容小屋等事跡,都已成為“村中城”治理的佳話。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韓嘯
本文來自【中國農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