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臺重磅措施推動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國際軟件名城(深圳市軟件產業)
南都訊 記者 程昆 南都記者從最新一期政府公報獲悉,深圳市人民政府近日印發了《深圳市推動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從明確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構建技術創新體系、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人才引培、市場主體培育、應用推廣、資金保障等七個方面擬定二十條具體工作措施,推動深圳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以及“國際軟件名城”。措施自2022年10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若干措施》明確指出,深圳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點行業領域發展基礎軟件、工業軟件、新興技術平臺軟件、大型行業通用軟件,同時加快可見光通信與光計算、量子信息、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等前沿領域軟件技術研發。
構建技術創新體系方面,《若干措施》中提出了具體的資金支持措施。比如,針對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通用技術的協同攻關項目給予最高3000萬元資金支持、對國家級及省級重大項目給予配套資金資助。對符合條件的產業鏈關鍵環節提升項目予以最高1000萬元資金資助。支持建設開源社區、軟件測評中心等各類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按審定項目投入及運營費用的一定比例給予支持,其中建設費用最高資助金額2000萬元。
軟件產業空間布局上,《若干措施》明確了軟件產業發展重點片區按照全市“20+8”產業集群和深圳市數字經濟核心區的規劃布局,重點在北站-坂田片區、大鏟灣片區、西麗留仙洞、河套片區、尖崗山片區等區域,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批特色鮮明、集中度高的重點軟件園區。
針對軟件人才,《若干措施》提出既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和人才招引力度。鼓勵院校加快軟件類學科建設,大幅度擴大招生規模。對經國家部委評定的國家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加大資金保障支持力度。鼓勵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團隊來深創新創業,對承擔工業軟件、基礎軟件等重大技術攻關的核心團隊,給予1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財政資金支持,對頂尖團隊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支持。
針對市場主體,《若干措施》提出,對軟件企業營業收入首次達到特定規模、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年度營業收入及增速達到規定標準的,給予階梯式獎勵。積極引進優質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研發機構、專業服務機構、重要開源組織等,分階段給予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落戶獎勵。
《若干措施》中還提出要全方位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支持成立深圳市工業軟件(基礎軟件)基金,強化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作用。探索研究軟件云服務稅收優惠政策。將深圳市重點軟件企業列為深圳市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補償對象,對其產生的符合條件的貸款項目給予相應標準的風險補償。落實“星耀鵬城”計劃,對完成股改和上市輔導且成功上市的基礎軟件、工業軟件企業和開源商業化軟件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400萬元資助。建立深圳市重點軟件企業與“深i企”、深圳市創業創新金融服務平臺對接機制,鼓勵金融機構運用知識產權質押、知識產權證券化等融資手段,為軟件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
據悉,《若干措施》與深圳市級層面其他同類優惠措施不重復享受。獲得上述措施規定資助的,各區政府、大鵬新區管委會、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可給予相應的配套資助。對于已獲得國家或省級財政支持的項目,深圳市各級財政對同一項目累計資助金額不得超過該項目經審計認定的投資額。《若干措施》自2022年10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