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污视频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毛片的网站-欧美电影免费看大全-欧美电影免费

省部級科研項目 無資(省部級科研項目有哪些)

守衛湖南水安全的“科研先鋒隊”

——記長沙理工大學洞庭湖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左丹 余蓉

通訊員 方瓊 喻玲

在長沙理工大學洞庭湖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一排紅色的數據閃現在巨大藍色屏幕的右邊,實時對湖南的水雨情進行滾動預警。

又到汛期,一場防汛主動戰已經打響,這家高校實驗室也成為湖南防汛戰的重要“情報戰場”。一支由8090后教授、博士為骨干的團隊,組成精銳的“情報小分隊”“科研先鋒隊”,為守衛湖南水安全提供信息支持。

自主研發的兩大系統,為湖南水安全保駕護航

洞庭湖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的展示中心,由巨大的電子屏幕、電子沙盤及計算機操作區組成,是已經打響的防汛“情報戰”中,唯一的高校“戰場”。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江岳陽段考察時,深情勉勵湖南‘守護好一江碧水’。我們特別受鼓舞,感到責任更加重大。”長沙理工大學黨委書記付宏淵教授表示。當年6月,長沙理工大學整合政府、高校、企業的優勢資源,成立了洞庭湖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湖南省重點實驗室。近百位實驗室研究人員,75%擁有博士學位,一批8090后教授、博士,成為實驗室的精銳骨干。

“我們的防汛情報主要來源于實驗室自主開發的兩大系統,即智慧洞庭信息化平臺和湖南省水災水害預警信息化平臺。” 長沙理工大學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80后教授陳杰博士介紹。

打開智慧洞庭信息化平臺,屏幕中心出現的是一幅標注了藍色安全點及紅色警戒點的湖南地圖。這是湖南省水文水資源勘測中心接入的全省2726個雨量站、782個河道水位監測站、1899個中大型水庫的實時情況。一旦出現雨量過大、水位上漲等汛情,藍點會變成紅點,并在右邊的屏幕上具體標注。系統會通過精準的動態圖,模擬不同方案的效果,得出最佳解決方案供有關部門參考。

過去兩年防汛期間,實驗室已參與了湖南防汛實戰,提供了城陵磯洪水預報水位給有關部門作為決策參考。今年,實驗室將有望實現城陵磯未來24小時和48小時水位的快速、準確預報,并能服務水安全要素的短期預報、長期預測、長期展望。

湖南省水災水害預警信息化平臺,則為我省的涉水基礎設施建立了一道電子防護網,可以精準到預警諸如一條公路上有可能在強降雨下發生滑坡的具體地點。在一幅青山綠水的湖南三維地圖上,包括全省道路、橋梁、航電樞紐、水閘、堤防、大壩等涉水工程的時空大數據,可以按照所需要的監控承災體隨時切換,實現數字化監控、集成化管理、科學化預測、智慧化決策的一體化。

研發“智慧大腦”,助力城市雨洪應急管理

人們常說,看一座城市管理得如何,等一場雨就行了。一場大雨,就是城市應急管理能力的一次實戰檢驗。

2021年,實驗室花費很大精力,研發了城市雨洪應急管理可視化決策指揮系統。這個系統以開福區金霞片區作為預演對象,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建成了金霞片區的重點風險區全覆蓋、全要素感知的一個數字孿生體,建立了集風險評估、智能預警、預報調度、智慧決策于一體的一個智慧大腦,實現了風險防控、應急管理與指揮調度的一個云平臺。

打開這個系統,呈現在記者面前的是一個立體逼真的城市景觀圖,選擇一場特大暴雨的預演場景,什么時間會產生什么后果,具體到幾時幾分會淹沒哪些街巷,水深多少流速多大,會造成哪些地方斷電斷水斷氣,如何應急調度等,屏幕上都一目了然。

記者了解到,實驗室獲批以來還承擔了一系列國家級、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成果豐碩。

2021年12月,實驗室獲批郴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省級專項項目“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集成與示范”;2022年1月,實驗室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富里酸強化土著菌修復黑臭水體及其淤泥質資源化研究與應用”啟動;實驗室還參與了我省犬木塘水庫工程、澧水石門至澧縣航道建設工程、湘江永州至衡陽三級航道建設工程、沅水常德至鲇魚口二級航道工程等,為2022年省重點建設項目提供了科技支撐。

守一江碧水,保一湖安瀾。如今,長理人正為做好新時代湖南“水文章”繼續奮斗,為實現“人水和諧”的優美畫卷書寫新的歷史。

[責編:姚懿軒]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在線咨詢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