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關于加強非公經濟黨建工作調研報告(非公經濟黨建工作的難點及建議)
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是黨的基層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以下簡稱“非公黨建”)工作意義重大。非公有制企業的數量和作用決定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在整個黨建工作中越來越重要,必須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實實抓好。
一、主要做法
強化統籌,健全機制壓實責任 。抓實基礎,分類指導強推覆蓋。注重質量,規范建設達標提升。以點帶面,培育打造示范品牌。實現抓黨建和抓企業生產經營雙向良性互動、有機融合發展。企業出資人普遍具有黨員身份。鑄造起紅色品格的企業文化,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貢獻社會。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基礎薄弱,黨組織覆蓋面小、空白點多
非公經濟組織自身普遍存在規模小、黨員分散的特點,因市場競爭激烈等原因,非公經濟從業人員及黨員的流動較為頻繁。由于黨員流動性大,導致非公黨建工作滯后。
(二)班子不強,黨務工作隊伍弱、勢單力薄
黨組織書記整體素質不高,無專職黨務工作者,抓黨建積極性不高。黨務工作瑣碎繁雜,加之近年縣財政困難,支部書記補貼沒有落實,企業又沒有專項黨務工作經費,工作疲于應付。
(三)力量薄弱,基層黨員人數少、發展困難
調研中發現,非公經濟存在發展黨員難的問題。非公黨建尚未實現專人專職。
(四)黨企分離,黨組織影響力弱、作用不強
部分企業主對黨組織的認識不到位、不理解、不支持,組織生活開展難,黨組織活動沒有針對性,實效差,黨員教育管理不到位,黨組織政治優勢作用不彰。
(五)常態管理,黨建機制抓手少、創新不夠
管理體制沒有完全理順,保障激勵不夠,對優秀典型的培育宣傳推廣力度不夠,以點帶面的示范作用沒有得到發揮。黨費返還力度不夠。
三、對策建議
(一)強保障,健全完善非公黨建工作機制。
(二)把好脈,形成黨建工作與企業投資人“激勵相融”互動機制。
(三)夯基礎,進一步提升“兩個覆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