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藥品監管局堅持“四個聚焦” 縱深推進農村藥品安全整治(農村藥品安全專項整治)
【來源:貴州省藥品監督管理局_省局動態】
為拓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成果,強化農村地區藥品安全監管,提升藥品安全保障水平,今年以來,省藥品監管局因地制宜、持續攻堅,縱深推進農村藥品安全整治,集中整頓和規范農村藥品市場秩序,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一、聚焦薄弱環節,全力排查風險隱患。省藥品監管局將農村藥品安全整治作為年度重點工作,列入民生項目扎實推進。以各鄉鎮駐地和村,縣城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周邊,各類工業園區、移民安置點為重點區域,以單體藥店、民營醫療機構、生活美容機構、理療館、集貿市場、中藥材交易市場為重點對象,重點排查整治無證經營藥品,網絡非法銷售藥品,從非法渠道購進藥械產品,購進使用未經注冊、備案或者假冒藥械妝產品,向無資質的單位和個人提供藥品,銷售使用過期藥械妝產品等行為,重點打擊藏匿在農村、城鄉接合部以特效藥、祖傳藥、民族藥等形式制假售假行為,組織各地對重點區域“兩品一械”經營使用單位開展網絡化全覆蓋排查,摸清行業底數,排查治理風險,整頓市場秩序,累計檢查2.5萬家次,責令整改2016家,形成問題臺賬2602條,立案調查1013件。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現場方式,對全省46個縣(市、區)農村藥品安全進行督導檢查,督促各級監管部門履職擔當。
二、聚焦案件查辦,有力震懾違法犯罪。加強12315平臺線索管理,定期發布信息月報、季度分析報告,加大對基層投訴舉報線索的跟蹤督導,延伸拓寬案源渠道,提升核查處置質效。針對群眾關注的中藥飲片質量風險開展專項檢查,重點檢查小診所、單體藥店、批發企業中藥飲片購進渠道是否合法、是否存在非法分裝或加工、價格是否異常等情形,對易摻雜使假、以偽充真、染色增重、硫熏的重點品種進行抽檢,分析潛在風險,依法查處違法行為。與公安、衛健、城管等部門開展聯合整治,全省累計查處案件1736件,出具認定意見150余份,開展涉非法添加類產品檢驗286批次,移送公安機關64件,移送紀檢監察機關4件,通報相關部門20件,高壓嚴打違法違規行為。
三、聚焦三級聯動,合力提升監管效能。持續推行基層聯絡點機制,向12個縣級重點聯系單位補助124萬專項資金,支持基層監管能力建設,發揮示范突破帶動作用。推動省市縣藥品執法辦案協作聯動機制有序運行,采取實地調研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探索符合本省實際、取得明顯實效的典型做法,健全完善長效監管機制;深化縱向聯動,發揮稽查分局分片負責、上下銜接優勢,與市縣加強信息通報、線索移交、聯合辦案、案件會商、案件協作等工作銜接,到30余個縣局開展業務培訓、案件指導和聯合檢查,打通上下“壁壘”,構建全省“一盤棋”格局。加強執法交流,抽調全省36名業務骨干,集中1個月時間對9個市(州)18個縣(市、區)開展農村藥品安全交叉檢查,檢查對象包含縣、鄉、村涉藥單位,檢查全程采取飛行檢查方式,并組織相鄰縣執法人員觀摩,檢驗了專項整治成效,提升了基層執法能力。
四、聚焦群眾關切,著力保障用藥安全。持續加大農村、城鄉接合部經營使用環節藥品抽檢力度,年底實現2021—2023年1509個鄉鎮藥品抽檢全覆蓋目標;對可能存在質量風險的藥品開展執法檢查,累計抽檢138批次,對問題產品及時核查處置。持續開展藥品安全科普系列活動,發放宣傳資料2萬余份,逐步提升群眾安全用藥意識。今年以來,“村BA”“村超”火爆出圈、旅游持續升溫,對藥品安全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藥品監管部門加大景區、車站周邊涉藥單位日常巡查,加強感冒藥、腸胃藥、退熱藥、處方藥等品種質量監管,提醒告誡規范藥品經營使用行為,為群眾用藥安全、快樂出行保駕護航。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