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污视频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毛片的网站-欧美电影免费看大全-欧美电影免费

網格員包聯到戶 村民事件件落實(網格員聯動事件)

“去年秋播時,我因地邊問題和鄰居發生糾紛,上午把這個事兒發到群(網格員和農戶建立的微信群)里,中午就解決了!”日前,河北省魏縣沙口集鎮李家口村農民孫銀臣對記者說,網格員經常入戶聊天,有事了跟他說,或直接發到微信群里,很快就會有回應,“有人主動聯系,告知需要什么材料、怎樣辦理等,非常方便”。

  冀南農業大縣巨鹿,推出“巨好辦”APP數字鄉村綜合管理平臺。該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玲介紹,將農村每50戶左右劃分為一個網格,全縣291個村劃分為2800個網格,選拔出2800余名綜合網格員,在村黨支部領導下,負責區域內“常態化排查社會治理、環境保護、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方面問題、隱患、訴求和建議意見,實現了全縣域農村網格化管理”。

  從“1 10”黨員聯系戶,漸變為網格化管理

  在2012年,河北省開展了基層建設年活動,該省委組織部駐村工作隊結合饒陽縣村情實際,探索推行“1 10”黨員聯系戶制度。即按村民居住片區和從事產業重新劃分黨小組,每個黨小組聯系10名左右黨員,每名黨員聯系10戶左右群眾,把黨的各項農村工作任務落實到了各家各戶。

  隨后,全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推進會在饒陽縣召開,印發《河北省村級組織工作規則(試行)》,提出推行村級“網格化”管理,以自然村落、片組或一定數量的住戶為基本單元劃分網格,落實村綜治、治保、信訪、調解組織分包責任制,依托網格整合社會公共服務資源,組建網格服務團隊,為全體村民提供服務。幾年來,相繼出臺《關于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不斷完善農村網格化管理制度,明確提出“建立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的村黨組織體系”。以自然村落、村民小組或一定數量的住戶為基本單元劃分網格,將黨支部或黨小組建在網格上,每名黨員按照“地域就近、工作就便、條塊結合”的原則,各地基本形成“村黨支部—網格(村民小組)黨小組(黨支部)—聯系戶”的村黨組織體系。

  “農村四級網格制度,推動了基層黨建和鄉村社會治理深度融合。”饒陽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劉景茂介紹,近幾年,該縣在“1 10”黨員聯系戶的基礎上,整合黨建、政法、經濟、宣傳等部門,將全縣8個鄉鎮197個行政村劃分為2945個基礎網格,村村設立“四級網格員(即鄉鎮包村干部、村黨支部書記、村黨小組長、黨員或村民代表)”,各級“網格”利用微信群、“鄉信”APP等平臺,及時解決農民群眾訴求及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全面構建起“鄉到村、村到街、街到巷、巷到戶”精細組織構架,基本實現了“戶戶有人訪、事事有人管,全域全員全覆蓋”。

  據了解,各地結合實際,持續優化網格化管理,包括了黨的建設、社會保障、綜合治理、應急管理、社會救助等工作,逐步形成了各地特色的“全域覆蓋、規范高效、常態運行”網格化管理機制,全面提升了農村治理效能,受到廣大農民群眾歡迎。

  網格群成為群眾辦事和黨務政務工作新平臺

  “幾日前,我走訪村民時發現,他們家因水壓低,壁掛爐無法正常供水使用,影響取暖。”巨鹿縣馬家營村網格員張麗一邊展示反饋信息,一邊說,“我就把這個現象上報‘巨好辦’平臺,供水公司很快就來了,實施了供水增壓,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2022年12月22日,該縣進虎寨村網格員李衛周接群眾反映:進村路上的排水溝橋出現坍塌,影響村民生產生活。李衛周立即將事件上報“巨好辦”平臺,該縣水務局立刻安排專人進行核實,確定橋梁損壞程度達到了危橋標準,立即列入重建計劃,村民們非常高興。

  “‘巨好辦’實現了農村治理提標、服務群眾提質、工作落實提效、產業發展提速。”李玲說,該縣網格化管理有組織隊伍和專項經費,建立起一體化管理體系。成立了集網格管理、督導調度、協調聯動于一體的縣級調度指揮中心,建立了縣直部門和鄉鎮管理的二級平臺,實現了全領域數據的共享、傳輸、反饋。全縣按街戶劃分為2800個基礎網格,2800余名綜合網格員負責一線常態化服務。

  “巨好辦”設置了“幫我辦”模塊,特殊群體及在外群眾將需辦事項,通過平臺報送至所在村街組織,各級相關部門積極主動辦理。“日常辦”欄,就是要發揮網格員“前沿哨”作用,在街頭巷尾、田間地頭主動發現問題隱患、了解群眾訴求、提出意見建議,直接上傳縣調度指揮中心,24小時不間斷接訴處置。還有“居民服務請點我”模塊,推出維修、送餐代購、約車出行等服務事項,并將公積金、醫保、社區居民登記等部門服務事項及水電、熱力、物業及手機充值等繳費事項集中上線,方便群眾辦理業務。其中“我要建議”“我要投訴”等,營造出廣大農民參與鄉村治理的新格局。

  具體運行中,“巨好辦”實行事件上報、分類受理、響應指定、部門處置、結果反饋“五步作業”流程,鄉鎮部門訴求響應率、事項辦結率、群眾滿意率動態排名,定期通報督辦,有紀檢部門實時監管。平臺上線以來,累計解決農民群眾訴求47萬余件,平均辦結時間3-5天,辦結率96.6%,政務服務效率和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各地網格化管理,推動數字化鄉村建設持續升級

  “同志們,春節前后,請大家積極排查片內安全隱患!”在石家莊市鹿泉區黃壁莊鎮上呂村,多了這樣一個微信群,除了村“兩委”干部外,還有30余個“網格長”,積極傳達著黨組織的號召,落實著組織交給的任務。

  網格員是傳達組織關懷的“快遞員”,是反映群眾呼聲的“傳感器”,是村內大事小情的“微管家”。該區委組織部組織科長崔鋒介紹,為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該鎮利用村黨支部領導下網格員(包聯10戶至15戶村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論是“抗原”發放還是保供物品的無接觸配送,311名身穿“黃壁莊管家”藍馬甲的網格員“聞令而動、使命必達”,保障了村民的生活需求,將黨組織的政策和溫暖送到群眾家中。

  開展網格宣講,傳遞黨的聲音。黨的二十大召開后,饒陽縣各級網格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大會精神的熱潮。留楚鎮各村黨組織組建49支網格員服務隊,深入農戶商戶、田間地頭,開展宣講活動。還針對行動不便的老黨員、退休干部“送學上門”,向3.2萬余名農民傳達黨的聲音。同時,為發展農業特色產業,該縣通過各級網格員評定信用戶、信用村,創新推行“黨建 信用 金融”模式,累計投放貸款4.37億元,助力信用戶年均增收近10萬元。

  “疫情時,我一邊在網格群里了解鄉親患病情況,一邊準備藥品,還要不定時走訪行動不便或生活拮據的村民,看看他們有沒有實際困難。”魏縣李家口村醫生李愛軍說,年輕的村民進城打工了,村里多是年長老人、婦女兒童等,遇到事兒往往不知道找誰辦、怎么辦,如今在“服務365”上直接寫,就有相關人員主動聯系解決了,非常方便。

  “天天不斷線,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著落。”魏縣縣委書記蘇雷芳說,“服務365”上設置了“我要辦事(村民反映問題)、黨建朋友圈(黨建宣傳平臺)、網格化管理(辦理流程或反饋情況)、已辦結事項(可以評價)、積分排行(為網格員打分)”等,農村網格化治理轉變了基層黨員干部作風,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真正讓農村黨員干部成為了人民的“勤務兵”。這一做法,被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鄉村治理動態”收編。

來源:農民日報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在線咨詢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