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種類多、風險難預測?銀行業合同管理解決方案來了(銀行合同管理辦法)
“財富的一半來自于合同”(西方諺語),合同是商業銀行日常運營最重要的橋梁和紐帶,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不少商業銀行因合同陷入糾紛丨圖
商業銀行日常業務涉及到不少合同類型,比如借款合同、住房貸款合同、抵押協議、外匯合同、擔保借款協議書,等等。另外,不少銀行也因合同管理不慎,陷入糾紛。
商業銀行合同管理痛點
傳統合同管理流程丨圖
■ 合同類型多、合同數量多
商業銀行存在總行、分行的跨組織、跨層級協同問題,分為業務類合同與非業務類(行政類、采購類等),業務合同(借貸、信托、融資等)數量多。
■ 不同類型合同管理方式差異大
隨著國家提倡電子合同、電子簽章等應用,商業銀行有的業務使用電子合同,有的使用紙質合同;另外用印方式較為傳統,用印真實性難鑒別。
■ 業務合同制作和審查效率較低
銀行合同管理存在范本庫不全、查找不便等問題,且不同業務合同的審批流程不同,合規人員要花費大量時間審查合同。
■ 合同管理流程不健全
不少商業銀行并未建立起一套覆蓋合同簽訂、審批、履行、歸檔等環節的完整流程,一旦出問題,很難追溯問題出在哪一環節。
■ 合同檔案管理制度缺失
目前大部分銀行對于合同如何歸檔、由誰保管、保管時限等沒有具體制度要求,造成合同檔案管理無章可循。
■ 與業務系統存在信息壁壘
商業銀行合同管理權限往往不太完備,與采購、財務等業務系統集成度低,需要投入大量重復性工作。
商業銀行需要什么樣的合同管理平臺?
綜合以上合同管理痛點,從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實際情況出發,商業銀行需要一個“貫穿合同全生命周期、覆蓋全業務場景、支撐多層級跨組織協同、集成多業務系統”的合同管理平臺。藍凌智慧合同管理平臺從七大維度幫商業銀行管好合同:
合同角色門戶導航丨圖
01強大的系統安全保障
利用RPA、NLP、智能印控、光學防偽等新技術,確保合同起草、審查、用印、鑒偽安全合規;系統通過了第三方信息安全評估,確保銀行合同系統安全運行。
02全程電子化流程管理
從合同準備、合同起草、合同審批、合同簽訂、履約監督到合同終結,并進行全程電子化留痕記錄,既提升效率又保障合規性。
03合同范本統一管理
支持多種起草方式(格式合同、非格式合同),分角色智能擬稿,條款庫快速檢索調用,合同基本信息自動填入,讓起草更高效。
04合同高效智能審批
分角色審批要點提示,讓合同審得更精準;智能文本比對,降低多次修改、文本不一帶來的風險;法務大數據智能預警合同文本風險。
05強化合同履約管理
將合同的履約計劃與進度管理相結合,促使各相關責任人關注履約情況,加強合同履約監管。系統可實時查詢銀行每一份合同的執行進度、履約評估及合同收付結算情況。
06合同數據實時掌控
建立統一的合同臺賬,支持多維度查詢,并跟進相關事項;可一鍵生成相關圖表,幫助銀行領導層復盤業務、洞察營業狀況,不斷優化管理。
07加強合同與業務系統關聯
建立合同管理系統與信貸、采購、財務等系統的數據關聯,降低客戶經理在不同系統間切換操作的復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