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污视频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毛片的网站-欧美电影免费看大全-欧美电影免费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過去三十年,計算機從有到無,到今天已基本人手一臺。只要用過電腦,一定知道“殺毒”軟件,比如當年赫赫有名的“金山毒霸、“360殺毒等。

但你發現了嗎?如今,這些殺毒軟件都很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了,中國殺毒軟件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那么曾經每臺電腦都離不開的殺毒軟件,為什么今天逐漸“消失”了呢?

早期為什么需要殺毒軟件?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電腦開始迅速發展,進入大眾的生活。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與電腦的發展伴生的,則是電腦病毒的發展。電腦病毒是人為制造的,具有破壞性、傳染性和潛伏性的,主要攻擊計算機信息或系統的程序。電腦一旦感染病毒,輕則運行速度下降,重則死機導致電腦報廢。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病毒之所以能夠攻擊電腦,有強攻和弱防兩個方面的原因。弱防的方面,指向了初期電腦系統的建設尚不完善的問題,初期的系統是無法阻攔也無法及時發現病毒的入侵的,這就大大增加了隱患。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強攻的方面,則指向了早期病毒對電腦的強危害性。這種強危害性與病毒的特性及“弱防”的密切相關,一方面,病毒具有隱蔽性,它們往往附在正常硬盤或者程序中,在激活之前都很難被發現。

另一方面,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U盤、網絡都是它的傳播路徑。不能及時攔截,也無法及時發現,這就放大了電腦病毒的危害性,造成極大的損失。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當然,既然出現了病毒威脅到電腦的安全運行,就自然會有相關軟件來保護電腦的安全。自1986年世界上第一款個人病毒——大腦病毒問世,人們就開始思考對策。

1987年,第一款面向個人用戶的殺毒軟件也隨之問世。殺毒軟件就是針對電腦病毒設計的,保護電腦安全運行的程序。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殺毒軟件如何發展?

了解了殺毒軟件的誕生,現在我們接著來看國內殺毒軟件的發展。

談到這個話題,一定繞不開的就是中國互聯網發生過的兩場大戰:一是“中國殺毒界最大丑聞”,二是“金山百度騰訊大戰360”。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前者也就是著名的“微點”案,其主角是國內最先踏入殺毒軟件市場的兩家公司——瑞星江民公司

1991年,瑞星率先將破解程序寫入“防病毒卡”,此卡插入電腦就可以清除病毒,一時間搶占了國內一半以上的市場。但這種“防病毒卡”有著比較明顯的短板,那就是無法應對新病毒,更新比較麻煩。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針對這種情況,江民公司推出了KV系列殺毒軟件。KV6殺毒軟件是國內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殺毒軟件,它以軟件的形式呈現,可以直接有用戶完成更新。此后兩家公司一直在突破市場難題的過程中爭奪著國內市場,直到1999年CIH病毒爆發前都是江民公司占上風。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CIH病毒爆發后,僅初中學歷但自學成才的王江民在對抗CIH病毒的過程中敗下陣來,而中科院出身的劉旭則帶領瑞星重回行業的領頭位置。

隨后,雷軍帶著金山毒霸進入市場。此時,瑞星出售的殺毒軟件售價在兩三百元,而金山毒霸一出手就以五十元的價格出售。憑借這遠低于瑞星殺毒軟件的售價,金山毒霸一舉成為市場的第二把手。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商戰如火如荼地進展著,但瑞星的兩位創始人,主攻市場的王莘和主攻技術的劉旭卻在如何對抗金山毒霸上產生了分歧。前者想降價爭市場,后者則想攻破技術壟斷,這場內斗最終以劉旭離開瑞星創建東方微點做結。

而劉旭在東方微點開發出了更為強力的新殺毒軟件,預熱期就展現出大好前景。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留在瑞星的王莘受不了市場被搶奪,最終選擇以420萬賄賂北京公安網監處處長于兵,讓于兵栽贓微點公司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經過4年的努力,這一案件最終得到平反,于兵受賄被查實,但劉旭和微點公司經過這一場折騰已回天無力。

第二次大戰

“微點”案后,中國殺毒行業的競爭變成了流氓打架,你抄我我抄你,你告我我告你。

2008年瑞星倒下后,周鴻祎帶著奇虎360入場,以免費使用的招牌搶占市場,遠超金山毒霸。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但免費的代價則是捆綁下載軟件、瀏覽器以及頻繁的彈窗廣告等等,這種惡意捆綁問題在今天仍然存在。

金山毒霸為了搶回市場,在2009年推出了免費的金山網盾,但第二年360就抄了一個360網盾。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360憑借免費殺毒軟件以及360安全衛士獲得了大量用戶,并且通過“兼容性”的借口,讓安裝了360安全衛士的大量用戶強行卸載金山網盾,這直接導致金山流失了90%的用戶。

于是金山軟件一紙訴狀將360的惡意競爭行為告上法庭,最后雖然勝訴,但卻成為了“首個因不兼容致死的軟件”。

傅盛從雷軍手里接過金山毒霸和金山網盾的接力棒后,也走上了和360一樣的免費使用但是捆綁瀏覽器、彈窗廣告的盈利方式,成了“流氓軟件”,口碑一落千丈。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后來金山、百度、騰訊等多家公司,聯合發布行業自律聲明,共同抵制360的不正當競爭

360在與百度和騰訊與的沖突中,通過“不兼容”等手段競爭市場,和百度、騰訊打了不少官司,這些官司往往以360敗訴做結,但敗訴并未結束360的不正當競爭。

直到“3Q大戰”(360與騰訊)發展至高潮,法院最終判決360不正當競爭成立,判賠騰訊500萬才真正解除了這場混戰,這一官司也因此成為聯網發展歷史里程碑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而在這一系列的大戰后,中國殺毒軟件的發展也開始走向衰落。

現在不再需要殺毒軟件?

我們今天去回望殺毒軟件的發展史,不難發現,360笑到了最后,其他殺毒軟件漸漸都消失在了大眾的視野里。甚至包括360自身,用戶也變少了很多。那么為什么現在不再需要殺毒軟件了呢?

這一方面是因為,在國內互聯網大戰的過程中,計算機自身也在不斷發展完善,Windows系統越來越趨于穩定、安全,防火墻隨著系統升級不斷得到升級和完善,能夠及時發現電腦中的隱患,大大降低了電腦感染病毒的危險性。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在大戰中形成的免費殺毒軟件惡意捆綁的問題。各大殺毒軟件從一開始的付費到最終免費,催生了病毒的發展,因為有病毒就需要殺毒軟件,需要殺毒軟件就需要花錢,這就會帶來利潤。但現在殺毒軟件都免費了,病毒也就失去了發展的原動力

殺毒軟件變“流氓”軟件!沒有電腦病毒,殺毒軟件就是最大危險?

電腦防護系統的發展與病毒的弱化,使得用戶對殺毒的需求下降了,對殺毒軟件的使用率也就隨之下降。同時,殺毒軟件自身還存在惡意捆綁、彈窗的問題,會降低電腦的運行速度。

雙重因素的影響下,人們對于殺毒軟件的需求也就快速下降,殺毒軟件行業也就由此沒落。

【參考資料】

殺毒軟件“消亡史”

計算機病毒簡史和未來發展趨勢

以前瘋狂肆虐的電腦病毒為何突然間就銷聲匿跡了?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在線咨詢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