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錦江學院以“三高”標準打造特色馬克思主義學院(川大錦江學院擴建)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下發《關于印發全省特色馬克思主義學院名單的通知》,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入選首批四川省特色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入選的6所高校中唯一一所民辦高校。2023年12月,該校“四川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研究團隊”被認定為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并于2024年3月12日由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姜怡向學校授牌,成為省內民辦高校中首個高水平研究團隊,同時,該校作為牽頭單位成立的“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研究中心”也入選四川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組建名單。
作為一所僅有十七年辦學歷程的獨立學院,四川大學錦江學院緣何在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上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績?得益于學校高度重視和馬克思主義學院閻鋼教授團隊的不懈探索,以“高站位、高起點、高質量”的三高標準持續推動高水平特色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
讓思政課“走心”又“入心”,四川大學錦江學院教師有妙招
高站位謀劃:打造特色馬克思主義學院
2020年7月,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在全省民辦高校中率先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以打造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應用型高校馬院為目標,在政策、經費、人員、平臺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一是制定并實施《四川大學錦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實施方案》《四川大學錦江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實施方案》,從制度層面保障馬院的優先發展和重點建設。二是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領導小組”,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進行全面指導,并提供良好的建設環境。三是不斷深化改革,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形成了大師資、大課堂、大平臺“三位一體”開放的“思政課”模式。四是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通識教育有機統一,構建起了“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良好氛圍。學校緊緊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聚焦思政課程,筑牢思政教育陣地,著力培養德才兼備、素質過硬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校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充分發揮應用型高校辦學優勢,在大思政課體系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鍛造、服務地方等方面走出了一條應用型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特色之路。
川大錦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到遵義會議會址參觀學習
高起點布局:打造高水平團隊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尤其重視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打造“大先生”,鼓勵和引導思政課教師潛心做學問,努力育英才。據介紹,學校高度重視配齊建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對思政課教師引進給予政策傾斜。延攬全國最美思政課老師、全國思政課教師首屆年度影響力標兵人物閻鋼教授等名師領銜建設思政課教師團隊,同時依托“錦江大講堂”邀請國內知名學者來校指導,常態化教研提升教師教學水平與科研能力,建成了一支以專家學者為引領的思想素質好、業務能力強、全身心投入教書育人工作的教師隊伍,構筑起“大師資”支持體系。現任教師中不乏全國最美思政課教師(十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首屆影響力標兵人物、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四川省高校思政課教師代表、四川省最美教師和四川省優秀教師。近年來,青年教師在國家級、省級思政課教學大賽中更是成績耀眼,獲得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二等獎2項,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骨干獎1項,四川省高校思政課“精彩一課”講課比賽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2項,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三等獎1項。同時建成了教育部首屆社區教育“能者為師”特色課程1門、省級線下一流課程1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如此“硬核”的成績單,在省內民辦高校中名列前茅。
學校立足實際,秉持“大思政”理念,堅持開門辦思政課,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學校立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彰顯,形成了具有錦江學院特色的研究團隊。2021年在馬院院長閻鋼教授主持下,率先建立了“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團隊,其“大中小學‘螺旋上升’開設思政課的實踐與探索研究”課題成功申報為四川省社科規劃(思政專項)研究項目。其成果專報在2022年獲得中央有關部門肯定性批示。2023年12月,四川省社科聯發布“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2024-2026年)”認定結果,該校馬院閻鋼教授領銜申報的“四川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研究團隊”在列,是此次認定的5個高水平研究團隊中唯一民辦高校團隊。
全省特色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座談會
高質量實施: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全面推進課程思政,打造區域協同育人共同體,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努力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
學校基于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采用探究式、互動式、體驗式、案例式教學,以“藍墨云班課”等平臺為依托,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生動有趣的智慧思政課堂。在理論講授中探索互動式教學,構建了課前共商、課中共建、課后共享的思政課“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中,思政課教師依據不同專業特點設計實踐教學,開展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等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獲得感。榮獲教育部第二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二等獎的青年教師徐驕讓思政課走心又入心。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李靜說,“在徐驕老師課堂上,我想要參與每一次互動。”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各課程組將思政教育納入課程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深入挖掘本專業課程的思政內涵,修訂完善課程教學大綱,改革教學方式方法,豐富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完善課程配套實踐教學,改革課程考核方式方法。通過深化改革,四川大學錦江學院所有課程、所有專業,已經初步形成“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專業思政”三位一體的思政教育總體格局。
四川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眉山)2024年首次研討會在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召開
與此同時,四川大學錦江學院積極打造區域化協同育人共同體,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參與眉山市域范圍內各學段思政課建設。2023年12月,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廳公布了《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 四川省教育廳關于支持建設一批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的通知》,四川大學錦江學院作為牽頭高校成立的“眉山大中小思政教育一體化研究中心”入選四川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組建名單。本輪組建的四川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共22個,四川大學錦江學院是唯一一個民辦高校牽頭單位。作為牽頭單位,學校將以共同體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牽頭單位在理論、學科、專業和人才方面的優勢,聯合成員單位創新工作體制機制,孵化一批品牌活動、打造一批示范“金課”、產出一批優質課程資源、形成一批高水平教學研究成果,為推動四川省大中小學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貢獻力量。
此外,四川大學錦江學院著力建設思政課社會實踐平臺,充分利用眉山市東坡區永豐村、四川省中小學紅色研學實踐基地等研學點,著力建設供大學生研學的思政課社會實踐基地,有效提升了學校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的實效性。學校強化黨建引領,積極開展社會服務、理論傳播與文化建設,充分利用學科和專業優勢組建了以思政課專任教師為成員的宣講團,在校內、兄弟院校、眉山市、彭山區、企事業單位等開展理論宣講和學術交流200余場次。
目前,四川大學錦江學院以思政課建設為核心的“大思政”格局基本形成,開放的思政課特色突出,思政課的育人力量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協同育人共同體的作用日益彰顯,高水平特色型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在全省同類民辦高校中成效顯著。
推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