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中國科學院導師做科研!中學生“紫金”科學探究計劃開營(中科院紫金山實驗室)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居艷 袁婷 記者 黃艷)11月4日,第六期中學生“紫金”科學探究計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學院開營。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們,將跟著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的導師們做科研。
△開幕儀式現場
中學生“紫金”科學探究項目是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與南師附中聯合開展的一項探索“科教融合”新模式的示范項目,由中國科學院系統有組織地向有科研興趣的中學生開放中國科學院一流科研平臺,組織一流科研人員指導中學生提前參與科研工作,體驗完整的科研過程。這一合作項目最早從2015年12月正式啟動,至今已是第六期,在南師附中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都得到認同。經過前期學生自愿報名、導師與學生雙選會等遴選活動,第六期選拔出14組共計64名同學分別參與研究涉及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不同學科的14個課題。
△華偉
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副院長華偉在開營儀式講話中表示, 中學生“紫金”科學探究計劃這一平臺,旨在打通中學和科研院所的通道,為學生帶去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的理念與資源,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引導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才。
△徐飛
南師附中校長徐飛介紹,本期課題在經過中國科學院六個研究所課題征集、附中學生自薦申報、導師和學生面試雙向互選后,總共有“光譜芯片設計、研制及性能研究” “礦物顆粒態鋅鎘在土壤中的潛在活化及動態轉化特征研究”等14個課題入選為本期的正式研究課題。在科研課題申報中,南師附中學生一向積極踴躍,本次入選課題中,有的課題有超過30多人自薦申報,為確保導師帶教質量,最終確定的各課題組同學,包括南師附中高一國科大班、實驗班、IB班以及部分高二學生,每個小組不超過5人。他期待這一年的科研過程中,學生能在中國科學院各位導師的帶領下,收獲多多。
△陳方圓
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科技合作處與成果轉化處處長陳方圓說,本期探究計劃有三個特點:第一是備選課題進一步的豐富,針對了20個不同的科研方向遴選出的一些新的課題。第二是師資隊伍進一步優化,南京分院選拔出了一支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教學能力也很強的師資隊伍。第三,報名環節進一步優化。前期同學們和導師有個面對面的初選,通過面對面的交流,雙方進一步了解對方,也讓同學們能夠選到自己內心當中更加心儀的課題。
△黃子晴
南師附中高一學生黃子晴是入選學生之一。她參加的課題主要是研究利用催化劑,用電芬頓的方式降解有機水體污染物。這個課題里面涉及的一些微納米的技術,其實是化學方面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在發展上是非常有前景的。她平時比較關注社會問題,希望能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通過跟著導師進行相對系統的學習,她希望自己的科研能力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吳龍華
導師代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員吳龍華,為同學們作了科普講座“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與修復”。通過簡述土壤的功能、農作物生產,農田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及其危害,污染農田土壤安全生產與修復技術,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關注污染、注意食品安全。
(通訊員供圖 校對 張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