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區強化黨建引領保障脫貧攻堅高質量(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筑牢返貧新防線)
回民區按照打贏“三大攻堅戰”的部署要求,統籌推進、部門定向發力、人才一線助力的方式,大力推進“抓黨建促脫貧”,厚植基礎,凝聚合力,以抓黨建的新成效保障高質量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建強黨建“指揮部”,匯聚脫貧攻堅強大合力。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回民區把抓好駐村干部隊伍建設,堅持因人因村選人組隊作為重要抓手,精心選派機關優秀干部駐村開展幫扶工作,嚴格執行“五級書記抓扶貧”工作機制。區委主要領導充分發揮引領表率作用,結合主題教育調研檢視要求,下沉到村開展工作,深入到戶了解情況,與322名黨員、群眾進行訪談,廣泛征求黨員、村民代表意見,第一時間了解群眾的實際困難,帶動廣大黨員干部投身脫貧攻堅。并定期組織召開駐村干部座談會,總結典型經驗,加強薄弱環節,糾正突出問題,注重發現駐村幫扶先進事跡、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營造駐村幫扶工作良好氛圍,形成上下聯動、齊心脫貧的強大合力。
筑牢黨建 “橋頭堡”,發揮脫貧攻堅先鋒作用。為扎實開展好脫貧攻堅工作,回民區選派優秀黨員干部到有貧困戶的村擔任第一書記,修訂完善了駐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管理考核辦法,從組織紀律、駐村時間、日常管理和作用發揮等方面做出規定,畫出紅線;建立工作例會、定期匯報、召回重派、督查考核等制度,督促派出單位落實責任、項目、資金“三個捆綁”政策,讓“第一書記”真正投身脫貧攻堅一線。烏素圖村第一書記張月朋就是他們中的先進典型。張月朋在駐村擔任烏素圖村第一書記的兩年時間里,成功幫助村里18戶貧困家庭實現脫貧。
打造黨建 “新引擎”,強化脫貧攻堅產業支撐。要脫貧致富,離不開產業發展。回民區深入實施“黨建 扶志 扶技”,項目成為脫貧致富強引擎。回民區立足產業發展、突出培育重點的基礎上,根據農業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發展實際和培育對象特點,分類分產業分層次開展培育,著力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村致富帶頭人。在區委、區政府和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按照“一村一品”發展思路,走“村黨組織 協會 基地 產業發展基金 貧困戶”模式發展產業,組織動員貧困戶參與種植,變被動為主動,變“輸血”為“造血”。同時,突出抓種養業大戶、專業合作社,發展大杏、瓜果蔬菜等特色種養殖產業規模,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農業,提升產品附加值,建設段家窯宇生樂豐園日光溫室改造項目,通過與貧困人員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增加貧困人員收入共計13.5萬元。建設完成元山子農業綜合體項目,依托回民區牧雅果蔬采摘合作社,帶動元山子村、壩口子村的貧困戶增收2.7萬元,有效實現了農民增收、集體增效。同時,在尊重農民意愿、立足產業發展、突出培育重點的基礎上,根據農業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發展實際和培育對象特點,分類分產業分層次開展培育,著力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村致富帶頭人,從而帶領更多的農民致富奔小康。
(呼和浩特日報通訊員 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