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在线看黄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污视频的网站-可以免费看毛片的网站-欧美电影免费看大全-欧美电影免费

高效空調制冷機房:按需定制 精準適配(高效空調制冷機房評價標準)

■譚海陽

2020年9月我國提出了“雙碳”目標,隨后國家陸續出臺了關于“雙碳”目標的“1 N”政策體系,要求各行業、各領域積極推進我國的“雙碳”工作。公共建筑作為我國城鄉建設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將加快其節能減排步伐,為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

公共建筑空調系統能耗占比大

據統計,2020年我國建筑總能耗折合標準煤為11.5億噸,約占全國總能耗的21%,而公共建筑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比為33%。從碳排放量來看,建筑領域運行相關的碳排放總量約為22億噸CO?,占全國碳排總量的22%左右,其中公共建筑碳排放6.4億噸 ,占建筑碳排總量的29%。在公共建筑中,其主要能耗包括空調、供暖、通風、插座、照明、電梯等,其中空調系統能耗占比最大。根據調研,集中空調系統能耗在大型公共建筑的建筑能耗中占25%~65%,而制冷機房系統(冷水機組、水泵、冷卻塔等)的能耗占集中空調系統能耗的60%~80%,因此制冷機房系統是否高效運行是影響建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

高效空調制冷機房的發展

高效空調制冷機房的主要特征是其全年運行系統能效比高于一定的規定值。制冷機房系統能效比,即制冷機房系統制冷量與制冷機房(包括冷水機組、冷水泵、冷卻水泵、冷卻塔)耗電量的比值,是衡量制冷機房系統運行效率高低的指標。如能效比為5.0的制冷機房系統表示消耗1千瓦時電量可制出并輸送5千瓦時冷量至用冷場所。與家用分體空調的能效類似,能效值越高則表明消耗的電量越低,碳排放量也就越低。

高效空調制冷機房相關概念最早由美國、新加坡等提出并逐步發展起來。與常規空調制冷機房系統不同,高效空調制冷機房系統要求基于能效比要求,從設計、招采、施工、調試、運維進行全過程優化及把控,最終實現系統的高效運行,減少運行電耗。

根據美國采暖、制冷與空調工程師學會(ASHRAE)指引,能效比高于5.0的制冷機房屬于優秀級別,而低于3.5時則需要改進。根據新加坡綠色建筑的要求,大型新建制冷機房能效比必須高于5.0。

我國常規空調制冷機房系統能效比一般在2.5~3.5。相比美國、新加坡,我國高效空調制冷機房技術起步晚,于2011—2012年開始嘗試建設帶能效目標的高效空調制冷機房系統,但進展緩慢。國內首部高效空調制冷機房相關標準是廣東省于2017年發布、2018年實施的地方標準DBJ/T15—129—2017《集中空調制冷機房系統能效監測及評價標準》。

2019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提出到“2030年,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提升30%,制冷總體能效水平提升25%以上。”該方案為高效空調制冷機房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隨著我國“雙碳”目標的提出,高效空調制冷機房進入全面發展階段,各種建筑類型高效空調制冷機房項目不斷涌現。目前,一般系統能效比高于4.3時可被視為高效空調制冷機房,但近年來空調制冷機房系統能效比不斷攀升,最高可達6.0~7.0以上,可見“高效、低碳”概念已深入行業。

高效空調制冷機房系統的減碳效益

根據建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實施路徑,要實現建筑碳中和,首先應實現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而在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中,建筑綜合節能率應≥50%,并重點關注空調系統的能效提升。

高效空調制冷機房著眼于機房整體能效,通過優化設計參數、選用高效設備、低阻力輸配系統、高效智能的能耗能效監控系統、高質量的調試及運行維護,使得機房系統能效比一般可達5.0以上,與常規機房能效比3.0相比,可實現制冷機房系統節能40%以上。如在能耗總占比25%的公共建筑中推廣應用高效空調制冷機房系統技術,預計每年可減少CO?排放0.18億噸,減碳效益顯著。

實現高效空調制冷機房系統的路徑

提高認識。公共建筑中的空調制冷機房系統存量大、運行能耗高,在建筑能耗中占比大,是建筑節能減排的主要對象。同時其能耗設備布置相對集中,管理可控,通過相對小范圍的優化改動,實施高效空調制冷機房,可大大提高建筑運行能效,是實現建筑碳中和的重要技術措施。

全產業鏈的技術和管理創新優化。空調制冷機房是一個系統工程,包含了不同主體角色(業主、設計院、設備廠家、施工單位、物業等)、不同的設備產品(冷水機組、冷卻塔、水泵、自動控制等)等。常規工程做法為各自割裂,各自負責所屬范圍,無整體的能效目標控制管理要求和責任主體,故系統運行難以精準、高效匹配實際需求,導致運行能效低下。

高效空調制冷機房:按需定制 精準適配(高效空調制冷機房評價標準)

廣州白天鵝賓館高效制冷機房 白天鵝賓館有限公司/供圖

不同于常規空調制冷機房,高效空調制冷機房要求以能效為目標,有明確的能效責任主體進行全過程控制,同時需要進行基于能效的精細化設計、產品高效選型、精細化施工、運行調試、精準監測控制優化等,以及在招采和施工過程中的嚴格管理把關,最終實現高效空調制冷機房系統的成功落地。

為促進、鼓勵和規范高效空調制冷機房的推廣和發展,相關的標準也已發布或正在編制。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發布了《高效制冷機房技術規程》,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聯合組織編制的《高效空調制冷機房系統能效監測與分級標準》也即將發布。隨著國家和行業對“節能降碳增效行動”的重視,相信高效空調制冷機房行業必將蓬勃發展,并將更有效地助力建筑領域“雙碳”目標的實現。

(作者單位:廣州市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本文原載于《中國建材報》11月14日9版

責編:丁濤

校對:和新龍

監審:賀丹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在線咨詢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