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看變化 – 安城鎮讓莊鋪村:黨建引領 答好鄉村振興“必答題”
編者按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開局之年。一百年的風雨兼程,一步一個腳印,一百年的輝煌歷史,永遠光明。七一前夕,掌上平陰和《濟南日報·新平陰》同步開辟“建黨百年看變化 ”專欄,謳歌建黨百年光輝歷程和豐功偉績,充分展示平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聽黨話、跟黨走”所取得的改革創新發展的豐碩成果。本期節目推出“先鋒引領筑堡壘”——《安城鎮讓莊鋪村:黨建引領 答好鄉村振興“必答題”》。
富硒鮮桃、大田西瓜、金銀花……
如今提起安城鎮讓莊鋪村
依然成為我縣鄉村振興的一個新“地標”
短短幾年時間
在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上
黨建引領成果豐碩
特色產業遍地開花
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三夏時節,記者深入讓莊鋪村
共同探求鄉村振興與產業興旺的“產業密碼”
1
“完全在人”,還是“統籌聯動”?——
做對路徑判斷題
時值盛夏,微風吹過,走在平陰縣安城鎮讓莊鋪村,空氣中彌漫著絲絲瓜果的香氣。原來,該村種植的富硒鮮桃已經采摘完成,130畝大田西瓜陸續成熟上市了,正在田地里勞作的農民臉上寫滿了收獲的喜悅。這片充分優化組合利用的土地是安城鎮讓莊鋪村歷時近一年時間打造而成的,但誰又能想到這里原來竟是一片閑置多年的荒地。
2019年,讓莊鋪村內129戶430人全部入住興安社區,曾經的耕地或被閑置,或栽種占地苗木,整體利用率低下。守著土地,卻見不到效益,使讓莊鋪村的發展頻頻亮起紅燈。如何盤活村民的閑置土地,致富一方百姓,實現鄉村振興,成為擺在黨支部書記王忠超面前的最大難題。
轉折發生在2019年。安城鎮黨委政府帶領各村黨支部學習了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典范——“塘約道路”。從省級貧困村到小康村,塘約村化繭成蝶的歷程讓苦于找不到適合村莊發展路子的王忠超眼前一亮。單打獨斗不如抱團取暖,單槍匹馬不如群策群力,固步自封不如聯合創新,“我們也要把大家伙兒組織起來一起干!”王忠超下定決心。
2019年11月,莊鋪人家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村黨支部在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上做文章,探索推進“黨支部 合作社 農戶”發展模式,建立集體與群眾經濟利益共同體。130畝的西瓜,40畝玉米,60畝黃芩,100畝的經濟林,這是莊鋪人家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第一年種下的全部家當。合作社借助黨支部的引領作用和政治信譽,保證了黨員、群眾以土地和資金充分入股合作社,為規模經營開拓了陣地、集約服務拉開了序幕。
2020年,合作社的收益達到35萬元,所有分紅近17萬元。“這可是穩賺不賠,比以前自己種地強多了。跟著黨支部,致富有門路!”看到效益,越來越多的讓莊鋪村村民越來越認可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目前,該村已有340畝成方連片土地被充分整合利用,430名村民成為社員、股東,實現了村民變股民、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資產,初步形成集果蔬種植、物流配送、農家消費、旅游觀光四位一體的現代觀光農業發展格局。
2
“傳統農業”,還是“現代農業”?——
答準模式填空題
“多虧了村里的托管服務,替我們解決了蜜薯種植管理問題,讓我們沒有后顧之憂。”提起安城鎮安豐源聯合社的全程托管服務,讓莊鋪村的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2020年底,安城鎮安豐源聯合社正式揭牌。作為安豐源聯合社社長,王忠超向記者解釋,通常聯合社有全托、半托、重點托三種方式為農戶提供托管服務,其中安豐源聯合社就是最“高級”的一種:農民把土地交給聯合社,聯合社采取整村推進的方式,從耕、種、防、收等各個環節為農民提供全程托管服務工作。
這是讓莊鋪村實施農業生產托管項目助力農戶解決技術難題,保障農業生產的一個縮影。通過開展“保姆式”生產全程托管服務,讓莊鋪村把小農戶與發展現代農業有機銜接起來,初步建立起現代化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建設,為實現全村農業生產機械化、現代化提供基礎性支撐,有效托住了“誰來種地”的“底”。
在打造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同時,王忠超深刻認識到:要想助推農產品銷售,就必須駛上電商直播的快車道。讓莊鋪村搶抓電商發展的契機,依托自然資源,突出地方特色,發揮地方優勢,積極打造供應鏈,建起讓莊鋪村電子商務服務站,使電商成為特色產業發展的“催化劑”。在今天的讓莊鋪村,手機成了“新農具”,直播成了“新農活”,田間地頭、蔬菜大棚成為“直播間”。越來越多土生土長的農民“觸網”成為“新農人”,將小山村里的西瓜、鮮桃、金銀花賣到遠方。
無論是聯合社提供全程托管服務,還是電商帶動產業發展,都只是讓莊鋪村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剪影。在新時代農業發展的浪潮中,讓莊鋪村運用新思維、新技術整合現代農業經營、銷售方式,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把產業增值收益和就業崗位更多留在農村、留給農民,讓讓莊鋪村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良好態勢,也助推全鎮現代農業發展提質增效走得更穩、邁得更遠。
3
“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
解好效益分配題
三夏時節,讓莊鋪村的莊戶人家專業合作社開心農場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時令蔬菜品類齊全,長勢喜人。許多人選擇這里認領了一塊園子,在周末閑暇時離開緊張喧囂的城市,一家人來此感受農村民風民俗,親手種植收獲新鮮果蔬,收獲開心幸福。
開心農場的創意也來自王忠超。在他看來,讓莊鋪村距離縣城近,具備發展采摘和鄉村游的天然優勢,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培育農產品種植基地成為發展的不二選擇。讓莊鋪村把“鄉土文化”“田園采摘”與“鄉村游”結合起來,按照“采摘 休閑”的旅游新模,逐步構筑起農民脫貧致富的新業態。
前來旅游的人增加了不少,可王忠超卻覺得還遠遠不夠,經濟效益好是要緊,但社會效益更得“富”。在王忠超的設想里,除了城里的游客來村里采摘、種菜外,村里還打算打造科教研學基地。
今年以來,讓莊鋪村深入探索“農業 研學”新模式,深入挖掘教育科普資源,不斷豐富研學內容,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綠色田園,同學們在見證綠色成長的同時,更使得讓莊鋪村鄉村振興示范園賦予了新的意義。據介紹,上個月讓莊鋪村鄉村振興示范園還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來自欒灣學校七年級的100多名師生到此參與體驗性勞動。聽著鎮村干部對新科技和新品種在設施農業中的應用,同學們驚嘆于科技興農的變化。下一步,讓莊鋪村將聯合縣教體局,深入打造科教研學基地,挖掘特色文化旅游內涵、完善研學相關公共設施,提升研學旅游產品體系,打造特色研學實踐基地,深化文旅融合,讓研學旅行成為推動文旅融合的助推器。
“過去啊都說我們讓莊鋪好,未來五年我們要將繼續著眼于村民幸福感,鞏固和提高群眾文明程度、生活水平,讓更多人說好,在黨委政府領導下打造鄉村振興讓莊鋪模板。”提起村子未來的發展,王忠超信心十足。
目前,在安城鎮12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4個村黨支部注冊成立了37個合作社、8個公司、1個聯合社,將組織優勢切切實實轉變為發展優勢,探索出一條“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收益有分紅”的特色路徑。通過抓住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牛鼻子”,安城鎮明確發展路徑,合理調整布局,尊重市場規律,劃清產權歸屬,保障農民利益,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越來越強勁,鄉村振興的畫卷正漸次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