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0個月,武漢軟件業務收入跑贏行業增速(武漢 軟件行業)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2月11日訊(記者李佳 通訊員武經宣)據工信部微信公眾號消息,1—10月份,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利潤總額增長加快。從區域上來看,中部地區軟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4.7%,在全國分區中增勢領先,其中,武漢軟件業務收入增速,已連續10個月超過全行業整體增速。
據了解,武漢市自2013年開展中國軟件名城創建工作以來,全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獲得快速發展,據了解,截至去年,武漢軟件產業產值規模已突破2100億元;據《2020年東湖高新區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白皮書》,僅光谷規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就超300家;烽火通信、領航動力、佰鈞成等多家企業進入“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綜合競爭力百強”企業榜單,盛天網絡、斗魚網絡多家企業被評為“中國互聯網百強”。
武漢軟件產業且門類齊全,在基礎軟件、工業軟件、網絡安全軟件、地球空間信息、互聯網信息服務、行業信息化軟件、嵌入式系統軟件、新興平臺軟件等細分賽道都有涉及,且頗有特色。
武漢在操作系統和數據庫領域培育了統信和達夢兩家頭部企業。其中,達夢數據庫已掌握數據管理與數據分析領域的核心前沿技術,連續十余年蟬聯國產數據庫市占率第一。同時,現在還有長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不斷營造基礎軟件的“鯤鵬”生態。
在工業軟件方面,伴隨武漢持續推進的“工業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動計劃”,武漢在面向裝備制造、汽車和模具等行業的工業軟件具有領先優勢,同時,武漢工業軟件類企業規模雖小但在細分賽道不缺翹楚,如武漢開目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工業軟件自主研發的廠商之一,現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CAPP(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軟件廠商,天喻軟件曾獲全國自主版權CAD(管理軟件計算機輔助設計)支撐軟件第一名,今年剛獲華為哈勃投資。
在地球空間信息領域方面,以中地數碼、武大吉奧、依迅北斗等企業為領頭羊,武漢形成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產品,占據國內50%以上的市場份額,如中地數碼研制中國第一套可實際應用彩色地圖編輯出版系統,武大吉奧攻克了時空大數據高效處理和智能服務關鍵技術,支撐了探月工程三期等重大工程項目,這兩家企業都居于GIS(地理信息系統)軟件類全國市占率前五。
在“獨樹一幟”的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如光通信、移動通信、激光加工等領域的嵌入式軟件,在全國市場占有率也超過30%。
在互聯網信息服務類軟件方面,武漢聚集了小米、金山、科大訊飛、字節跳動等知名互聯網“第二總部”。
【編輯:趙可】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