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政法干警故事(徐匯政法干警故事視頻)
徐匯區是上海市“一網統管”的先行區,為了進一步促推系統迭代升級,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分局指揮處數據科副科長俞菊敏和同事們勇擔重任,會同團隊全新開發出基于全區“一網統管”平臺的“群租整治”“渣土車管控”等應用模塊,大大提升政府部門之間的協同管控工作效率,實現城市治理從“人防”到“技防”、從“技防”到“智防”的跨越式提升,為守護徐匯一方平安、推動城市治理做出了積極貢獻。俞菊敏2017年獲公安徐匯分局個人三等功,2020年獲市公安局個人二等功。
科技強警 凝心聚力帶團隊
科技改變著生活,也改變著警務,也許你不曾想到,這背后凝聚著一群人日復一日的不懈努力。印象中科技崗位以男性居多,而徐匯公安分局指揮處數據科副科長俞菊敏恰恰就是不讓須眉的那一個。
清秀的面龐,挺拔的身姿,開朗的性格,俞菊敏看起來更像是一名英姿颯爽的一線辦案女警,而不是埋頭科研的“技術宅”。2004年自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后,她先后攻讀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本科學歷和復旦大學軟件學院碩士學位。15年的網警生涯中,無論是在內勤、網絡監控還是案件偵查崗位,能吃苦、善思考、勤動手的俞菊敏都能獨當一面,“我覺得信息化建設就像是導航儀,沒有它一樣可以開車,但有可能會走彎路、繞遠路。”正是看中俞菊敏的互聯網思維和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2019年,組織安排她參與公安徐匯分局智慧公安建設。
離開了得心應手的“舒適圈”,起初俞菊敏的確有些不適應。雙警家庭的俞菊敏,兒子年紀尚幼,工作上長期加班加點,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只能麻煩家中老人。因為家里住得遠,為了克服每天通勤3小時的困難,俞菊敏自行在單位附近租住,將更多的時間節省下來投入工作。系統需求方與建設方之間的理念差異也需要俞菊敏反復溝通協調,“有覺得辛苦過,但我覺得人活著就是要做點有價值的事,運用科技為他人、為社會減負增效正是這種價值所在。”俞菊敏說。
俞菊敏帶領團隊日夜勤耕,反復調試優化功能,在短短數月時間內成功組織開發了融合“辦公、業務、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徐匯協同辦公”系統,并根據公安業務工作與隊伍實際需求開發建設了百余個功能模塊,用科技化手段進一步簡化辦事流程,精準服務民警。“現在,幾乎所有業務工作、服務保障都能在手機端實現申報和審批,全天候不受限,方便得很。”民警們如此評價。
數字賦能 城市治理精細化
近日,市民張先生接到標注為徐匯公安分局的語音電話,說其親人可能遭遇電信詐騙,但暫時聯系不上,并將相關人員信息推送到張先生手機上。見到是自己妻子的信息,將信將疑的張先生連忙撥打家中座機,最終得知是妻子正在瀏覽某可疑境外網站,并欲購買價值幾百元的東西,被徐匯數字警務綜合應用系統“反詐”模塊識別,特地發來語音提醒。盡管金額不大,也并未受損,但張先生還是覺得警方及時的提醒讓人感到安全貼心。
疫情防控期間,居家隔離人員的開關門依托和社區防疫“三人小組”建立微信群和疫情防控系統確保安全,但在異常開門情況發生10分鐘內未響應處置的情況下,數字警務綜合應用系統的“防疫門磁管控”模塊會通過公安分局指揮中心直接撥打相關負責人員手機發布警報,提醒及時到場處置。
徐匯數字警務綜合應用系統,全量采集110接處警和群眾報案數據,開創了以110數據感知全區治安態勢、支撐基層一線處置的精準警務新局面。該系統還獲得了第四屆徐匯區社會治理創新十佳項目。第三屆進博會期間,俞菊敏帶領百余人的建設團隊徹夜加班奮戰,在系統中快速開發上線了“反詐”、“防疫門磁管控”、“禁毒”等功能模塊,充分發揮了公安科技建設成果在進博安保、社區治理、疫情防控等城市精細化治理中的賦能作用。為確保分局通訊網絡和各類信息系統的平穩運行,她更是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
多彩生活 努力奔跑不松懈
俞菊敏是一個努力工作又用心生活的人。籃球、羽毛球、游泳、爬山、唱歌、烘焙、咖啡都是她涉獵的領域,她井井有條的辦公桌一角,始終放著她精心打理的多肉植物和花卉。她還加入了徐匯公安騎跑隊,頻頻現身“半馬”等各類長跑活動中。長跑也磨練著她的意志,對她而言,科技改革創新之路何嘗不是另一場馬拉松呢?“我想正因為熱愛生活,我才會去努力琢磨怎么通過科技賦能讓同事們減負增效,快樂工作,幸福生活。”